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中东地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,局势动荡多变,局部战争和规模较大的武装冲突竟达四十多起,成为世界上最动乱不安的地区。 中东地处欧、亚、非三大洲的结合部,是世界交通枢纽,维系着东西方交通的命脉;同时,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极为丰富,约占全世界储量的2/3,而年产量也几乎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/4,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局面下,世界各种力量都在伺机插手中东事务;由于中东是犹太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的发源地,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非常尖锐,而历史遗留的边境纠纷,更经常成为中东国家之间武装冲突的导火线。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达8年的“圣战”,就是在这一系列复杂背景下爆发的,并且成为中东地区除阿、以冲突之外持续最长、消耗最大、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。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伊斯兰教“兄弟”,但双方所属教派不同。伊朗是什叶派教徒掌权,而在伊拉克掌权的则是逊尼派。什叶派的重要圣地纳贾夫、卡尔巴拉都位于伊拉克南部,伊朗什叶派的宗教领导人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一地区,同时,两国还存在着长期未决的边界争端。 1975年3月,在阿尔及利亚的调解下,伊朗和伊拉克在阿尔及尔签订新的边境协定,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作为界河,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:伊朗则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300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伊拉克,并停止对伊拉克境内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提供支持。然而,1978年伊朗内部动乱时,伊拉克驱逐了长期侨居伊拉克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。没想到一年后霍梅尼取得了政权,他对伊拉克的驱逐耿耿于怀,重新支持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,并提出向伊拉克“输出伊斯兰革命”的口号。 1980年9月4日,两伊在北部边界地区发生炮战,边界冲突升级。9月中旬,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一些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。17日,伊拉克总统萨达姆·侯赛因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撕碎了他亲手签订的阿尔及尔协定,宣布收回阿拉伯河主权。22日上午,伊朗炮兵向阿拉伯河上悬挂伊拉克国旗的船只开火;两小时后,伊拉克出动空军轰炸伊朗军事目标和石油设施,装甲部队越过边界进入伊朗领土。 两伊战争从此爆发。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在伊朗境内进行的。9月23日凌晨,伊拉克军队5个师共7万人、1200辆坦克,分北、中、南三路发起攻击。伊朗则出动飞机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石油基地。 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8日通过决议,要求双方停火,接受调解。霍梅尼当即拒绝。10月4日,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,但因局势明显对伊拉克有利,伊朗仍不接受。战事继续发展,到10月下旬,伊拉克军队在伊朗境内南部推进了90公里,北部推进了20公里,占领了十余个城镇,约2万平方公里土地,并完成了对石油港口阿巴丹的包围。由于雨季到来,加上战线拉得过长,伊拉克感到兵力不足,开始由进攻转入全线防御。 1981年1月5日,伊朗在南线发起反攻,希望能解阿巴丹之围。双方进行了一场有400辆坦克参加的装甲大战。伊朗虽一度突入敌方前沿阵地,但伊拉克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,击退了敌人的进攻,取得了战斗的胜利。 双方又进入相持阶段。 同年9月末,伊朗发动阿巴丹战役,突袭包围阿巴丹的伊拉克军队,将敌入赶回卡伦河西岸,赢得了开战一年来的首次胜利。几天以后,伊朗军队又发动布斯坦战役,收复了阿拉伯河岸的重镇布斯坦。 伊拉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。它原以为乘伊朗内乱之际,通过武力速战速决,可以逼迫伊朗订立城下之盟,彻底解决两国争端。然而,由于战争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宗教色彩,伊朗人民奋不顾身地投入保卫祖国的“圣战”,反而消除了内部纠纷,达到了空前的全国统一。而伊拉克士兵长期在异国作战,又遭到了意外的强烈抵抗,土气低落,并没能充分发挥装备优异的长处。
|